最新資訊
INFORMATION咨詢熱線
13322423355電話:13322423355
廣告紙巾如何用來檢測豬肉是否注水
近些年,我國的養豬市場是比較混亂的,多的時候直接扔掉,而少的時候基本上就不夠吃了,所以,豬肉的價格一直都在不間斷的浮動著,不過不管怎么樣浮動,總有一些不法分子,利用一些大家無法發現的細節問題來實現自身的價值,就像現在的黑心棉、注水肉等等都是此類情況,這種做法不單單給加工者提供了更多的利益,同時還不會被發現,所以,他們經常會這么去做,因此現在的豬肉吃起來實在是太不健康了,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豬肉都呈現了這樣的狀況,所以,我們需要學會分辨,而具體的分辨方法。
近日,隨著假羊肉、毒生姜、漂白開心果等新聞的曝出,人們空前重視起“餐桌安全”問題。網絡上,一則“用餐巾紙檢驗食物優劣”的帖子受到眾多網友熱捧。該帖中列舉了很多方法,稱用一張普通的餐巾紙即可讓注水豬肉、劣質蜂蜜以及打蠟蘋果等現出原形。那么,這些方法是否真的可行呢?鑒定原理有沒有科學根據呢?揚子晚報記者昨天展開了實驗和調查。
鑒別注水豬肉
把肉切開,餐巾紙貼到表面 把紙點燃,很快燃燒就是好肉
帖子中稱:首先,將買好的常溫下的豬肉放置于案板上。如果是冷鮮肉,要先在室溫下放置一定時間,保證它的溫度與室溫相同。然后,把整塊肉切開,再將餐巾紙平鋪到切開的表面上,輕輕施力,使之與切面貼合。
等待兩分鐘后,將餐巾紙點燃。如果餐巾紙很快燃起,則說明肉塊中未注水;若無法燃燒或燃燒緩慢,則表明這塊肉為注水肉。
專家解析 “可行性很高”
江蘇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食品鑒定專業的老師袁衛華表示,這種方法很可行?,F在很多家庭都用這樣的方法來分辨購買的肉類是否有注水。
“不光是豬肉,牛肉、雞肉等一些常見的肉類都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檢驗。”袁老師說,“它的檢驗原理很簡單:肉類在常溫的正常狀態下,自身的水分已經趨于平衡,細胞內的鎖水程度已經達到一個飽和值。一旦被人為注水,將超過飽和值,并破壞肉本身的結構分布。更直接地來說,這些水是硬塞進去的,那當然不會溶解進去。所以,被注水的豬肉,它的水分就會通過細胞間隙慢慢地滲出,而未注水的肉則不會有水漬滲出。”